春华秋实,年华似水,在这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2个教师节。
近日,学校及各二级学院纷纷组织开展了教师宣誓活动,正如誓词所言:“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乐于奉献。为每位学生的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每一份成绩都凝聚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与辛勤汗水。
值此之际,校党委、校行政、校纪委、校工会共同送上节日的祝福,向辛勤工作在学校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向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慰问信
秋风送爽,桃李芬芳。在这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值此佳节之际,校党委、校行政、校纪委、校工会谨向辛勤工作在学校各个岗位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向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全体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亲切的慰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中国,这种尊师重教的师道传统,千百年来源远流长。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见之《礼记·学记》中所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这样一个优良传统,即使是“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历代当政者之所以坚持如此传统,是因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与民族的发达。如《荀子·大略》所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足见教育被千家万户摆在极高的地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道之本真包括两方面要义:传道和授业。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杨雄曾有言:“师者,人之模范也。”千百年来,这句话成为鞭策广大教师立德修身、规范言行的警句。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是道德上的楷模,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上的领路者,能“蕴椟古今,博物多闻”,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这是每位教师应时刻铭记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然,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我校秉承“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校训,也恰恰是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总体要求的表率。
毋庸置疑,我校的广大教职工是一支团结拼搏、务实进取、勤奋敬业、勇于创新、敢于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群体。长期以来,传承并发扬着“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文产精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学术水平教育学生,影响社会。正是在广大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显著增强,发展态势喜人。
发展无止境,奋斗未有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历史机遇,广大教职工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十三五期间把学院建成全国文化产业类的一流普通高职院校再立新功。
祝全体教职工及离退休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