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5月3日晚,“行知大讲堂”举办“五四”青年节专场讲座,副院长曹启富教授鼓励文产院青年学子将“三‘自’经”作为思想道德行为标准。他从中外名人名著中选取青年成才的篇目,从我校历届优秀毕业生的身边榜样作为范例,勉励在校大学生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将“五四”精神在新时期诠释出新青年的时代风华。

曹教授的讲座以在校内开展的关于“大学生活的困惑”为题的调查问卷拉开序幕,问卷的多种解答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对自身及未来的不同认知。曹教授以自己青春年少时的个人经历,幽默风趣地劝勉同学们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全然接受自己。曹教授说,“五四”青年节应是在校大学生们格外珍视的节日,因为青春承载梦想,实干成就未来,宝贵的青春时光绝不能辜负,而做到自持、自信、自励,能帮助我们在拼搏中战胜困难,取得成就。
曹教授以约翰.戈达德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清单,以史铁生、张海迪、屈原、司马迁、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如何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为例,深入浅出的解读了“三‘自’经”:自持就是心存信念,对自己约束;自信就是树立“我能行”的意识,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而自励就是要用多种方式激励和鼓励自己,促成目标的实现。曹教授希望同学们从制定短期目标着手,抱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信心和勇气,持之以恒、努力进取,将“五四”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内涵,为实现“中国梦”而奉献青春和智慧。
现场百余名师生倾听了讲座,共同回顾了98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壮志激情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讲座后,观众们还获得了曹启富教授现场签名的赠书《知心话》。
(图书馆 刘莹 李月红 张雨虹/文、杨红/图)
编辑:秦艳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