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内新闻 -> 正文

我校基础教学部召开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 作者:

为深入推进我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9月18日下午,基础教学部在明慧楼217会议室召开了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我校副院长李太斌出席会议,基础教学部大学语文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何东主持。

李太斌在讲话中对大学语文的开设历程做了简要回顾。他表示,大学语文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学科,从民国时期开设大一国文起,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大师率先扛起了人文教育的大旗;到1978年,匡亚明、徐中玉、苏步青等教育家为重开大学语文奔走呼号;再到如今温儒敏、谭帆等当代教育者的探索实践,大学语文几经变迁,但经久不息。他希望,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借由大学语文传递语言之美,文化之魂,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培养母语情怀,强化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技巧为宗旨,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新时代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何东围绕新学期教学工作,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她表示,基础教学部将努力创造条件,为通识教育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她要求全体任课教师恪守教学基本规范,切实做好各项教学工作。

何雯娟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开发、学生人文社团建设、文学诗刊筹备等情况作了汇报。

随后,任课教师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建言献策。大家表示: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逻辑关系,实现互为补充、交融发展;语文教学要以选文为中心,也要拓展文本之外的意义解读,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维度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要体现针对性,通过“必讲+选讲”的方式,面向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授课内容,打破教材的固定模式;立足“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做好大学语文与信息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借助写作练笔、诵读、演讲、意境再现、戏剧表演等形式,打造参与性和体验感更强的语文课堂;文化素养是长期习得的过程,通过增设“整本阅读”测评模块,首尾一贯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感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任课教师应积极发挥个性风采,开展特色化教学,从而达到因喜欢教师而喜欢课堂,因喜欢课堂而喜欢课程的目的。

本次教研会,教师们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学情,围绕课程建设、授课内容、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充分探讨,共同探索出优化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基础教学部 何雯娟/文 豆雪蕊/图

编辑:杨镒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