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内新闻 -> 正文

我校师生受邀参加“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评选暨发布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24 来源: 作者: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历史说话 让史实发言”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1日上午,我校师生代表受邀前往新华宾馆参加四川省档案馆和重庆市档案馆联合启动的“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观馆藏红色珍档发布暨品读活动。我校文化商学院副教授刘晓远、宣传统战部教师杨镒及大学生记者团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我校师生代表受邀前往新华宾馆参加四川省档案馆和重庆市档案馆联合启动的“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观馆藏红色珍档发布暨品读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珍档发布、珍档品读、现场交流三个环节,正式向社会公布首批100件(组)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名录库,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展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这是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首次跨区域联合评选红色档案珍品,首次集中发布百分馆藏红色珍档,首次整和宣传“印记100”系列活动。川渝两地高度重视支持红色珍档评选活动,积极组织统筹推进,经领导小组指定评选出100件红色珍档正式公开发布。

 

 

刘晓远接受访谈

 

 

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钢琴曲演奏,珍档视频合辑《一面红旗见证成都解放》《向组织报到——马识途两封介绍信》播放后,刘晓远上台讲述了两份珍档背后的故事,分享了马识途关于地下党革命斗争和成都解放的记忆,还带领活动现场的观众一起从大荧幕上有200余名革命前辈签名的红旗上,找到了外公马识途、外婆王放的签名。刘晓远还分享了马识途老先生在家庭教育上注重言传身教,鼓励晚辈们淡泊名利、谦虚上进,延续“行万里路”的家风,以及马老对自己革命家、书法家、作家、诗人等多重身份的界定:“我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业余作家,书法爱好者。”随后,刘晓远代表马老分别向四川省和重庆市档案馆捐赠了马老亲笔签名的《马识途文集》。

 

 

刘晓远代表外公马识途向档案馆捐赠书籍

 

此前,马老多次向我校捐赠书籍,总数超过2000册,我校图书馆特设马识途“名人捐赠专柜”。马老也曾在校图书馆亲切地与师生交流,他希望这些文献资源能够在我校发挥更大的价值,吸引学生爱上阅读。我校校报刊头和图书馆《开卷有益》均为马老亲笔题字;在校报百期时,马老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寄语,希望文产校报越办越好。我校师生必将不负马老的关爱和嘱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红色档案中蕴含着极其丰富、弥足宝贵的思想教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我校师生透过红色档案共同回望中国100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回望过往征程路,眺望前方奋进路,不断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党的精神,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宣传统战部 杨镒 大学生记者团 李若兰/文 图

 

编辑:杨镒

转载此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