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我校第五期四川历史名人“文星讲堂”在图书馆五楼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嘉宾为我校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何雯娟。何雯娟副教授以“杜甫平生一成都”为主题,吸引300余名师生沉浸诗圣创作世界,解码成都与诗人的精神对话。
何雯娟的讲座以杜甫寓蜀创作247首诗的文学奇观为轴,从自然景观、社会现实、历史典故、人生哲思四大维度展开。从《春夜喜雨》“润物细无声”,解析锦江春色对诗人的浸润,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揭示儒家担当,借《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勾连武侯祠与诗人政治理想的共鸣。讲座对杜甫将个人命运融入蜀地山水,延续“诗史”传统,开创“天府诗学”范式进行了生动描述。
当浣花溪畔的诗句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花重锦官城”的咏叹已化作城市文化基因。师生们全情参与、跟随何雯娟的讲述穿越千年时空,探讨杜甫草堂IP活化。现场气氛热烈,新闻专业王晓芳同学感言:“这场讲座让杜甫从课本符号变为鲜活的文化坐标,浣花溪的烟雨仿佛浸润着我们的课本。”
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仅是对诗圣的致敬,更是对文化基因的现代诠释。展望未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将以“文星讲堂”为桥梁,让巴蜀文脉在新时代大学生心中扎根,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文产力量。

大学生记者团 邱川铭/文 宣传统战部 屈培泉/图
编辑:蒲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