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革命文物协同研究,11月11日至13日,我校文博学院联合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万源市文物局和中铁文保科创有限公司,组建跨领域专业团队,赴万源市有关乡镇、街道开展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系统采集红军石刻标语、战场遗址等核心红色文化资源数据。
本次实践突出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聚焦万源市红军石刻标语、战场遗址、革命旧址三大类红色文化遗存,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RTK高精度测绘、无人机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及空间场景建模等专业技术手段,对文物本体及其环境信息进行高精度数字化记录。
考察过程中,团队不仅完成文物数据采集,更注重“调查-研究-应用”全链条实践,在战史陈列馆观摩馆藏文物时,师生结合实物与文献资料,分析文物保存现状与环境关联性,为后续数字化保护方案设计提供学术支撑;通过实地踏勘与数据比对,进一步厘清万源地区红军标语的分布规律、标语内容的军事政治内涵及战场遗址的历史关联,为革命文物协同研究积累一手资料。
本次活动是学校推行项目式教学的典型案例,组建校企混编教师团队,将革命文物数字化采集保护引进教学,无缝对接工作岗位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工作实际中真学真做,有效提升师生在文物测绘、数字建模、数据管理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强化了“校-馆-企”协同机制,为培养高素质文博技能人才、服务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实践范本。

图/黄子屹 文/吴春霖
编辑:蒲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