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新闻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新闻采制能力,推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文化传播学院举办了第四届“我在现场”全媒体新闻采制大赛,从组建团队、确认选题、完成作品到校外专家评审历时两个多月,共有22个团队分获一、二、三等奖和最佳新闻摄影作品、最佳消息、最佳视频新闻单项奖。
6月26日下午,我院在文传学院美学设计生产性实训基地举办了第四届“我在现场”全媒体新闻采制大赛总结暨颁奖会。资深媒体人、中国网丝路频道副总监周国栋,四川邦泰集团行政总监孙楠,我院院长郭光海,新闻专业负责人唐颖,文化传播院报总编辑陈卓菲,文化传播中心新媒体平台主编郭晓雯出席颁奖会。颁奖会由我院副院长张学勤主持。
张学勤首先阐述了此次全媒体采制大赛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同学们通过赛事平台,学会掌握内容生产和传播技术的能力。随后,本次大赛的主要负责人唐颖梳理了四届采制大赛的变化,肯定了同学们认真准备参赛作品的态度。
本次大赛的评审周国栋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他分别从优秀新闻稿的标准、大赛优秀作品的特点、优秀作品和一般作品之间的区别三个方面讲解了本次大赛评审的主要标准。并指出作品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如电视画面表现过于稚嫩、个别表述有问题等。他还以一等奖作品《第六届非遗节开幕》和二等奖作品《梦想一直“在路上”》为例,从选题、信息量、画面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希望同学们用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作比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郭光海对参赛团队的作品表示了肯定,他指出全媒体新闻采制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传统的传播规律,还要求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结合扎实的文字功底,才能做出好的作品。目前,我院已建立了多个立体实践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这些平台,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
本次“全媒体新闻采制大赛”及作品展是我院开展新闻卓越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体现了文传学院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后将持续深入开展,以推动“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文化传播学院 彭绍萍/文、刘君瑶/图)
编辑:秦艳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