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融媒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风采 -> 融媒学院 -> 正文

走进四川报业博物馆 探寻媒体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开学第一课”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 作者:

9月13日下午,融媒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20名学子在专业老师母华、陈怡的带领下前往四川报业博物馆参加“开学第一课”研学活动,与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新闻学子们重温四川报业发展历程,交流探讨传媒发展业务。

此次研学活动参观四川报业博物馆,聆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至刚的主题讲座—四川近代传媒业的发展特征。首先,四川报业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珍档印记——烟火巴蜀,看过去的影像,播种、坝坝舞等C视觉出版定格的画面,每一张老照片,都记录了时代的特征。

来到博物馆第三层,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发展历程。从1952年9月1日四川人民政府成立的同一天,四川日报便开启了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的光荣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同学们了解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智与云”的报业技术变迁。其中,“是最巴适嘞”这一新媒体精品力作将三星堆文化与时代流行歌曲,现代科技相结合,是非常具有巴蜀文化地域特色的传媒产品。博物馆中,不仅可以看到老式的报纸归档保存形式,拉开后是四川日报用版面记录下的重要新闻,还有“传媒+科技”的互动体验设备。

参观四川报业博物馆后,大家入座聆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朱至刚讲授“四川近代传媒业的发展特征”。他梳理了近现代四川报业发展的关键脉络。四川何以必办报,探讨了从戊戌时期设报的谋划到全面抗战期间的大后方迎来四川传媒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以“三线建设”为历史背景的四川传媒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传媒业水平的逐步发展与提升。最后朱教授与在场的新闻学子们进行了探讨与交流,进一步增加了新闻学子对新闻史的了解。

此次研学活动,新闻学子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增强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同学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为时代放歌的责任。




              (融媒学院 文/林小燕 图/常天宇)

编辑:蒲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