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暨2024年藏羌织绣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修班在蓉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州从事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人和从业者共计21人参加培训。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张腾入选此次培训并被评选为优秀学员。

本次培训围绕非遗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新探索、寻找博物馆中的非遗元素、藏羌织绣纹样分类、图案艺术解析、色彩搭配及材料应用、藏羌织绣针法技艺、织绣纹样设计与创新、藏羌织绣IP案例解析等主题开展,来自藏、羌、彝、苗多民族地区的代表性传承人共同交流了地域文化和手工技艺方面的经验知识。
张腾老师在本次培训中运用藏羌织绣的创新理念与工艺创作技法完成了《金刚杵》丝绣作品创作,并受到肯定。


张腾表示,通过培训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了非遗手工艺的创新表达方式以及与产业化融合的新路径,为专业建设夯实了基础。未来,服装专业教研室将继续秉承“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理念,为传统服饰手工艺大师工作室发展贡献力量。

作品介绍:
金刚杵图案象征着坚固不摧,在刺绣中凝聚了生命的动力,寓意着“sourceoflife生命之源(不息)”。图案整体灵感来源于藏传佛教中象征着坚固不摧的法器——金刚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土生金”的说法,在金刚杵下方设计了月牙状的大地,大地上生长了一根藤条,上面串起了玉米、生姜等8种植物,寓意世间万物都是“同根生”,大地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图案上方从右至左随风飘散的树叶体现了“生命从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结果,最后将自己反馈给大地”这一感恩与回报的大自然规律。

图/文:张腾
编辑:蒲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