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文博学院副院长唐颖带领师生参加“数智赋能:科技创新驱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平行论坛。来自多个国家的文化与科技界代表围绕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围绕“数字故宫”分享了建设最新成果,为文博行业在数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与方向。

与会嘉宾围绕“技术边界何在”提出了自己观点。电影场景设计师马可·登蒂奇指出,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场景,但创作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艺术家手中。电视剧《三体》导演杨磊结合制作“宇宙闪烁”剧情画面的经历,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有边界,善于留白。讨论启发了大家对“技术与人文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展示了“数字故宫”在采集共享数字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沿数字技术、拓展线上文化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成果。通过高精度数字化复原、AI驱动的文物识别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呈现了文物保护与传播上的新突破。文博学院师生认真聆听并深受启发,认为“数字故宫”为未来文博人才培养与数字化探索提供了宝贵参考。

会后,文博学院教师与苏怡主任进行了交流,并介绍了学院专业建设情况。通过此次参会,学院师生对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关注在技术进步与文化价值之间如何保持平衡,认为应在夯实文博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提升数字化技能,把握AI赋能带来的机遇,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路径。

本次参与论坛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也为学院在科技与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继续强化科技驱动与文化传承的结合,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的复合型文博人才。
文/吴春霖 图/陆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