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在二教302教室举办第二十三期“创艺讲坛。”本次讲座由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承办,邀请到独立设计师曹震做主题为“变异的通道——发散思维的设计创新与实践”的分享。
曹震:独立设计师,染织艺术家,“寻找中国色”计划发起人和实践者,植物染色艺术馆创始人,“释然生活”品牌创始人,中央电视台“衣尚中国”节目特邀设计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美术编辑,受邀于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发表主题讲演。他以自身十年设计实践与创业历程为脉络,结合鲜活案例与深度思考,为现场同学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启发性的思想盛宴。
分享会首部分围绕7个经典设计案例展开。曹震以“变异的通道”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了发散性思维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他提出"设计即玩"的理念,强调打破常规套路的重要性——例如将展览请柬转化为彩色粉笔盒,让参与者在涂鸦中唤醒童年记忆;以日历形式呈现展览周期,将时间概念与视觉设计巧妙融合。这些案例打破了平面设计的固有边界,赋予作品更强的情感共鸣与记忆点。
曹震特别强调“设计师的服务属性”,以从艺术家日常用品中提取设计元素为例,说明如何在尊重甲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创意突破,构建既贴合客户特质又具设计张力的视觉系统。“真正的设计是在约束中寻找自由”,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学生的深度思考。
针对大一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焦虑,曹震以自身20年职业轨迹为例,传递“终身学习、持续积累”的成长理念。他强调:“设计灵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哪怕是超市小票、街头广告,都可能成为创意的起点。”他鼓励学生积极拥抱AI等新技术,将其作为提升效率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方案,并呼吁学生跳出课堂局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开拓视野。
此次分享会不仅呈现了设计领域的多元探索路径,更传递了“以热爱驱动成长,以创新回应时代”的职业信念。这场跨越十年的经验对话,为在场学子的职业规划与人生选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艺术设计学院 黄舜熙/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