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之声 -> 正文

“文星光影”影评征集一等奖作品|浪子回头,彰显人性光辉——《周处除三害》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11-24 来源: 作者:

一、“寒翁失马焉知非福”,变化来临可能是一种机遇。

通缉犯陈桂林因为张医生带来的肺癌消息,打破了原有的逃犯生活。原以为自己命不久矣的他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于是选择自首。

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自己,现有的观念和行为都是理所应当的、正确的,就像在旋转笼里的小白鼠,一直向上攀爬,以为自己收获了很多,其实是在原地转圈圈。被通缉的四年中,陈桂林就是那只小白鼠,始终在阴暗的角落里逃避着。而张医生制造的绝症消息就是那个推动他直面现实、回归内心的契机,虽兜兜转转但最终还是自首了,获得了内心的救赎。所以,一些看似负面的消息并不都是坏事,也可能是让我们进步的机会;同样,看起来乐观的事件背后可能也隐藏着风险。变化来临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怎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陈桂林在派出所等待自首时发现自己是通缉犯榜三,前面还有两个人,甚至派出所里的榜单中连自己的照片都没显示全,不甘心籍籍无名的他决定效仿周处,除掉榜榜二,让自己声名大噪,成为那个“最有价值”的人。

然而成为榜一通缉犯就真的有价值吗?我想大家都会觉得好笑。在陈桂林眼中,上更久的新闻,被更多的人知道,就是有价值。这个背后是一种愚昧的价值观,是对虛假的自我膨胀的执着。现实中,很多人也因为自我膨胀的诉求去追逐所谓的“价值”。当社会以金钱为导向时,就想成为一个有钱人显得自己有价值:当人们崇尚地位时,就通过各种手段以求飞黄腾达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种种,愚昧的价值观将制造出可悲的人生。

三、内心的冰冷和麻木才是罪大恶极。

通缉犯榜大哥化身新心灵摄尊者,核心团队利用人们的弱点收买人心、谋取利益,并创造出伪善和乐的氛围吸引更多人加入。看似无欲无求、大慈大悲的背后却是杀人不眨眼的行为、对他人的生死毫无反应。这种内心极度的冰冷和麻木让人感到毛骨悚然。造成这种可怕内心的原因就是对欲望的过度追求一一财、色、名、食、睡.....被种种利益裹挟的人们,在不择手段的过程中内心逐渐冰冷、僵硬、麻木。这种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和贪恋才是真正的罪大恶极,而且会导致罪恶像病毒一样难以消除, 死掉-一个尊者,又会出现新的尊者。

四、反观主角陈桂林,虽然是通缉犯榜三,但在除掉榜一后,会温柔解救被困少女;看到孩子口吐黑水晕倒后,会主动背着前往医院;得知尊者是骗子后,想让受害者清醒并逃离。这种种行为背后是对他人的关心与怜悯,这点点滴滴闪耀出的人性光辉就是真正的价值。

我想,能拥有一颗关心他人的心,并用爱心去帮助遇到的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在关爱他人的时时刻刻、只言片语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刑警陈灰在死刑前找到少女小美,并在探视时为陈桂林剃胡子的举动;比如行刑人员询问陈桂林的遗愿,记录后请本人签名确认;在死刑前标明心脏位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这些行为给予了陈桂林作为人的尊严,这些都体现出了不可磨灭的价值。

价值不需要从外在的评判,而在于自己是否怀着-份善意, 自己的身、口、意能帮助多少人、温暖多少人。

文博学院 23级中文 刘馨梅